当天,澎湃新闻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到:计划号为20241954-T-607的《卫生巾(护垫)》国家标准,已经通过审查环节,目前正处于“批准”状态。这意味着,距离新国标正式实施,只剩下“发布后12个月”的缓冲期——换句话说,最快明年下半年,大家就能用到符合新国标的产品了。
这次的新国标“阵容很扎实”: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着,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牵头,起草单位里既有恒安、维达这样的“本土老牌子”,也有宝洁、花王这些“国际玩家”,几乎覆盖了从原料研发到生产包装的全链条。用行业里的话说,“标准是靠企业‘用出来’的,这样的阵容能保证新国标不‘飘’,更贴合日常使用场景。”
说到“日常”,肯定绕不开去年那波“pH值争议”。当时有网友翻出纺织产品的GB 18401-2010标准,说“卫生巾pH值4.0~9.0只达到C类,不如婴儿衣服的A类严”,吓得不少妹儿赶紧翻自己的囤货。后来《生活用纸杂志》特意出来“辟了谣”:卫生巾是“一次性卫生用品”,根本不在纺织标准的“管辖范围”里!现行GB/T 8939-2018标准的pH值要求,是经过无数次皮肤试验定的——“这个范围对敏感肌都友好,合格产品放心用。”
消息传到重庆本地群里,讨论比火锅还热闹:22岁的大学生小周问“新国标会不会让卫生巾更薄?夏天用着闷得慌”;38岁的张姐操心“现在囤的一箱2018版要不要扔?”;做母婴店的王姐倒挺开心:“标准更新肯定带动升级,我得赶紧进点‘新国标预备款’,说不定卖得火。”还有懂行的群友补了句:“其实不管新旧标准,只要包装上有‘合格品’标志,就不用慌——标准是底线,企业得往上做才行。”
说到底,卫生巾这“小片片”里藏着的,是对女性健康的“大在意”。从2018版到即将来的新国标,变的是更严的指标、更细的要求,不变的是“让每一片都安心”的初衷。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,与其追着“标准编号”跑,不如记住:买的时候看“合格证明”,用的时候注意“保质期”——毕竟,比起“赶时髦”,“用得稳”才是最实在的。
毕竟,女性的安全感,从来都不是靠“新标准”给的,而是靠每一片“达标”的产品,和对自己健康的用心。
